近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馆藏民政部全宗数字化档案和军机处满文上谕档数字化档案正式向社会开放,利用者可在一史馆内开放利用平台进行查阅。
民政部设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系由巡警部改设。民政部设有尚书、侍郎、丞、参议、郎中、主事、员外郎等官,内设承政厅、参议厅、民治司、警政司、疆理司、营缮司、卫生司、路工处,下辖预审所(后隶大理院)、路工局、教养局、习艺所、工巡局、消防队等机构,掌管地方行政、地方自治、编查户口、巡察禁令、编查图志、审验官民土地、修缮陵寝、道路工程及医药卫生等事项。
民政部全宗档案数量共计1079卷4.1万余件,形成档案数字化图像22万余画幅。档案形成时间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也有少量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间的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核议民政警务章制律例、部分省区行政区划调整;镇压辛亥革命、新疆兵变、罢工罢市;经办巡警、测绘、速记、监狱各种学堂;管理防疫、卫生、医院;修建陵寝、坛庙、衙署、桥梁、道路以及核销工料;有关招募华工、办理教案、参加国际会议等涉外事务。
军机处,又名“办理军机事务处”,设立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起初专办军务,乾隆朝开始综理国家军政要务,清宣统三年(1911年)撤销。其职责包括撰拟皇帝发布的谕旨、办理皇帝交议的大政、审办大狱案件等。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职,在满汉官员内拣派。军机处内部分设满军机处和汉军机处,凡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复奏议,满文书写的均由满洲章京办理。满文上谕档就是满洲章京在承办清帝谕旨事务过程中形成的档案。
上谕,又称“谕旨”,指皇帝的命令和指示,是皇帝发布日常政令的通称。上谕发布前,须由军机处抄录存档备查,并按一定厚度装订成册。军机处满文上谕档即是由军机处满洲章京按照编年体样式,将上谕汇抄形成的簿册档案。一史馆此次开放的军机处满文上谕档共计613册,著录条目4.6万余条,时间起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止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档案内容涉及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宫廷生活、选官任官、文化教育、宗教事务、中外关系、社会生活、交通运输、矿藏物产、天文地理等多方面,对于研究清代历史、文书制度、满语文等均有较高价值。
一史馆现存满文档案200余万件,占全部馆藏档案的五分之一,已经开放内阁满文题本、军机处满文录副、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满文熬茶档等。
今后,一史馆将开放刑法部等小全宗档案,并继续推进满文数字化档案开放,持续推进馆藏档案开放进程,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的档案利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