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委)会同9个委办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为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带来重大政策利好。
北京市将通过实施分类管理、精简审批前置要件、“多规合一”平台统筹、市政接入“一站式”窗口服务、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只进一扇门”、“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多项组合拳,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
通过加大体制机制创新,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从被动受理审批到主动协调服务
这次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主要针对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是近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
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改革以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为出发点,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目标,市规划国土委、住房城乡建设委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转变职能、主动服务、加强统筹、提高效率,优化和完善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规范优化专业化中介服务,“我们推进这项改革的目标是要努力构建‘全流程覆盖、全周期服务、全要素公开、全方位监管’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体系,实现从被动受理审批到主动协调服务的转变,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据介绍,本次改革不仅是审批流程的优化完善,更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是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政府管理方式从“许可管理”到“信用管理”,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防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
变单项审批为双向共同办事
据介绍,改革主要针对北京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是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进行的自我革命式流程再造。
实施分类管理,实现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和时限应减尽减。《意见》将建设项目按照实施方式分为内部改造、现状改建和新建扩建3类。内部改造项目从工程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全部时间中,政府工作时间只占21个工作日。现状改建项目从工程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全部时间中,政府工作时间只占28个工作日。新建扩建项目由原来的109个工作日减少到29~44个工作日。
精简审批前置要件,为建设单位办事“减负”。对于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可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不再强制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招投标。取消建设单位办理资金保函或资金到位证明。相关部门核发的审批文件由办理部门向其他行政机关推送,实现信息共享。
政府各部门主动统筹协调,赠送建设单位两个“大礼包”。一是由规划国土部门协调各委办局共同搭建“多规合一”平台,规划国土部门在与建设单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同步为建设单位出具土地预审意见、规划条件、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含城市设计要求)、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个规划用地批准文件。二是主动协调各市政公用集团,推行“一站式”窗口服务,为建设单位提供便利。
建立一家受理、部门联动并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力争实现建设单位“只进一扇门”。一是通过构建施工图联合审查工作机制,将施工图建筑审查、消防审查、人防审查等交由综合审查机构统一办理,各部门结果互认,变“多次审查”为“一次审查”。二是建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机制,变“多部门多次验收”为“统一办理一次验收”,将竣工验收由原来的专项验收转变为“统一平台、信息共享、集中验收、限时办结、统一确认”的“五位一体”验收模式。三是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和税收征管“一窗”办理,减少建设单位跑路次数。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放管结合,推行建设单位承诺制和全过程监管相结合,由“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由“从严审批”向“全过程监管”转变。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在线审批登记。目前办理施工许可已实现网上打印电子证照,今后将逐步实现各类审批事项网上报审和推送。构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体系,推行移动客户端预约、线上查询等多项措施,提高企业和群众便利程度。
办事更便捷 工程质量控制更有效
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改革将给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带来3方面主要变化。
第一,政府各部门的审批手续更加精简,办理时限大为缩短。对照现行的投资项目审批流程,项目立项开始到施工证取得从109个工作日减少到29~44个工作日。
第二,建设单位办事成本大幅降低。取消了招投标和资金证明,直接减少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直接减除了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费用。“多规合一”协同研究和“只进一扇门”的工作模式减少了企业多个部门跑路和协调的时间。
第三,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更有效。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改变政府“重审批轻监管、重被动受理轻主动服务”的形象,形成从审批、建设、监管、整改的闭合回路,有效遏制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据了解,下一步,市规划国土委还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配套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成果,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持续改善北京市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