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8城市规划新技术专题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代表以“跨界、融合、智能、共享”为主题进行探讨、学习和交流,让规划新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研讨会现场,南昌市城市规划研究信息中心设置的展览区,吸引了不少参会者。“做得不错,我们也在探索这项技术。”坐在“三维智慧规划系统”电脑前,体验“智慧”规划的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陈乃权说道。
“信息时代,不能关起门来搞规划建设,大家坐一起,通过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的实践交流和探索,相互学习,发挥每座城市、每个人的智慧力量,提升城市规划整体水平。”陈乃权说。
新技术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说:“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智慧城市构建工作,构建智慧城市首先从规划入手,在制定智慧城市规划方案过程中,需要新技术支撑,比如说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支撑,让城市规划建设方案更加科学、理想。”
据南昌市城市规划研究信息中心肖海英介绍,为促进三维审批、优化城市风貌、增强城市设计,去年该市启动“南昌市三维智慧规划系统”建设,完成了赣江两岸约100平方公里三维模型数据库构建,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约500平方公里范围三维现状模型和每年新增规划模型数据库。
“以前,南昌规划公示以规划图的形式呈现,许多市民看不懂,‘三维智慧规划系统’上线后,将所有项目建筑模型、内部结构、规划指标等内容,以三维立体浏览形式展现,让市民身临其境,便于公众参与到项目中来。”肖海英说,此外,“三维智慧规划系统”可实现建设项目多角度观察、多方案对比和周边建筑分析,为城市景观廊道分析、城市天际线、“一江两岸”风光带构建,“显山露水”和“揽山入城”等提供决策支持。
与此同时,为解决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和协调等突出问题,绘制一张“能干到底”的蓝图,去年,南昌启动“空间规划管理平台一期”建设,目前,平台正处于项目实施阶段,预计今年完成建设。
“通过统一全市空间坐标体系和数据标准,构建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多规合一’数据信息平台,保障全市建设项目信息、规划信息、国土资源信息、环境监测信息等一系列空间管理信息的互通共享,为实现部门并联审批、提升行政办公效率提供技术沟通平台。”南昌市城市规划研究信息中心主任李耀群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