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地下管线 >> 正文

重庆市要求地下管线建设必须先画“地图”再行建设

信息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      发布日期:2015-05-11      浏览次数:987次
    因为施工误操作等原因破坏地下管线,造成停水停电,相信不少市民都有过体会。为了统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从源头保障地下管线的运行安全,我们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5日重庆市正式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地下管线建设必须先画“地图”,再行建设。

    地下管网整体布局缺失—— “施工前管网怎么分布都不清楚”

    家住九龙坡石坪桥正街的刘女士向我们反映,附近的公路在改造中,因为工人误挖地下管线造成停水停电,造成不小的影响。
    “我们在施工前,甚至连路面下的管网如何分布都不清楚。”负责石坪桥正街扩宽工程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也颇为无奈:因为缺乏准确的管网分布图纸,他们的工作难度非常大。
    目前,我市的城市地下管线主要包括了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照明、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由多个市级部门相互协调、分工管理。
    昨天,我们在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我市不少道路工程建设年限较长,按照多年前的标准,铺设管线的相关部门比较分散,造成了管网整体布局方案的缺失,管网重复铺设也时有发生。

    不同单位“各自为政”—— 路没修多久就剖开,变成“拉链路”

    一位业内人士说,因为不同管线的产权单位各自为政,他时常遇到一条新建的道路还没修多久,就因为前期规划不足,管线需要重新布设或者维修,工人不得不把新路剖开,活生生造出一条“拉链路”。
    目前我市负责地下管线铺设的相关部门行业分散,因此铺设管网中,常常遇到你方唱罢我方登台的尴尬情景。
    如何避免这些影响?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改变行业的无序管理。

    今后先规划后建设,试点地下综合管廊

    为了找到一个统筹的渠道,解决各自为政的现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应运而生。
    通知要求,未来我市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应加强与地下空间、道路交通、人防设施、轨道交通等专业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严格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的核实制度,及时更新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参与通知起草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通知将主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规范。
    信息共享,提前安排好各种管线衔接
    在管理上,我市将完善信息系统,向市政府有关部门、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线单位提供信息共享,统筹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地下管线必须先规划后建设,专项的《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最快今年就能正式面世。
    也就是说,管网铺设要先画“地图”,在铺设地下管网时,必须规划先行,提前安排好各种管线的衔接。

    在道路下修建“管线隧道”

    在技术上,我市今年还计划在地形较为平坦的都市功能拓展区、重要地段或管线密集区,规划试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所谓的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像修隧道一样在城市道路下修建起一条“管线隧道”:各类管线可以在干燥通风的管廊中自由穿梭,随增随减,不仅便于管理也将增加使用寿命。

    智慧地下管线建设将全面启动
    一处燃气管道发 生泄漏,在地下安装的探头及监测仪表能在第一时间将相关数据传输到监控平台,工作人员准确定位事故发生的具体点位。这种智能化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模 式,目前已经在永川区全面覆盖。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渝中区、巴南区、北碚区、涪陵区、黔江区智能管线已经开始试点,今年将逐步推广至全市范 围。
    在重要路段,我市会在部分窨井盖上安装扩音器和微型摄像机,在井盖丢失后第一时间,信息会反馈到智能监控平台上,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增补。(记者 李童彤  徐嫚丽 )